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充当桥头堡角色。
深圳如何融入湾区时代?
在采访中,众多专家都指出,深圳要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与毗邻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进行紧密合作。另外,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作为深港合作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将能有效提升湾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而在大湾区建设方面,也必须补齐一些短板,比如在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方面,目前存在着行政界线明显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互通互联,要让人流、物流、信息流感受不到阻断,加快区域融合。
1 湾区战略
大湾区概念打开深圳想象空间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和学者都向记者提到一个事实: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早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早在10年前,就有学者提出这一概念。2013年底,深圳市政府提出发展湾区经济,2014年“湾区经济”被首次写入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称,深圳将依托毗邻香港、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优势,重点打造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湾区产业集群,构建“湾区经济”。
但很快,深圳便发现这个格局并不足够。
“从地理角度来看,深圳湾区和珠三角、港澳等城市相互衔接。只讲深圳不够,必须放大范围,把珠三角和港澳都结合起来。”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谭刚说。
深圳如何在更大的战略格局中确立更高的目标追求,大湾区战略打开了想象空间。谭刚表示,2016年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加起来的经济规模,和旧金山湾区前两年的经济规模不相上下。在产业方面,珠三角地区有以深圳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及先进制造业,香港则有金融业,加上广州的贸易和物流,足可与全球世界级湾区的经济相媲美。
谈到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角色和作用,多位专家在采访中表示,深圳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城市,第一,毗邻香港;第二,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在各城市中实力最强;第三,科技和金融要素能够紧密结合,而这也是深港合作的优势和互补性所在。
2 深港合作
“科技+金融”将成大湾区独特风景
2017年首个工作日,深港两地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共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竞争版图新亮点的标志性事件。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说,香港的创科界、海外科研机构及创科投资者十分重视香港与深圳在创科事业上的合作潜力及重大协同效应。
在香港与深圳合作的背后,则是近些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崛起。2016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4.1%,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约50%,占全国一半。华南城( 详情 图库 团购 点评 )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京、纽约、旧金山这些湾区比最像旧金山,深圳近几年积极对标旧金山湾区,希望以深圳湾、前海湾等地区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个对标硅谷的全球科创中心。
“未来,深圳与香港的结合将更多承担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东莞以及广州东部等地区将更多承担制造业的角色。”孙不熟表示。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提到,深圳在大湾区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地理位置毗邻香港,而深圳和香港的对接主要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加上深圳高科技产业的对接,“科技和金融是湾区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功能,这方面可以比拟旧金山湾区”。
“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将会产生极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广东民营经济发达、市场活力很强,港澳地区开放度极高,国际资本大量流动,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区域资源和要素重新整合,整个区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并将辐射周边城市,其全球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表示。
郭万达提到,深港这两个城市,通过便利的基础设施的连接成为一个生活圈,从而形成更大的都市圈。“香港人每天通关中70%-80%的目的地都是深圳,另外,深圳与香港的结合还具有进一步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东莞、惠州以及其他城市,形成更大的都市圈,在这一点上深圳的特点也是比较特别的。”
2017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以香港回归20周年为契机,将全方位加强与香港在经贸、金融、教育、科技等各领域合作,谋划启动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3 前海蛇口
大湾区对外开放“桥头堡”
推动深港合作,自贸区需发挥桥头堡角色,而湾区这一概念,本身就承载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使命。“始终在全球坐标系下谋划开放布局,把携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塑开放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以创新投资贸易规则为突破口,以构建新的战略通道为抓手,以区域协同联动为支撑,实现更高水平内外联动和双向开放”,2017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写道。
对此,孙不熟表示,湾区是一个海洋色彩非常强烈的地理概念,湾区经济具有天然的开放属性,其兴衰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体系。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外向型程度最高的经济区,确定为“湾区经济”后,未来会承担更多的国际化职能,将与东京、纽约、旧金山等世界一流湾区经济带正面竞争。
基于这一属性,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则自然成为粤港澳湾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郭万达表示,自贸区是湾区中很重要的形态,既是经济形态,也是体制机制的新形态,承担了对标国际自由贸易规则、体制机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作用,产业上强调金融服务、物流等,制度定位、产业定位都比较高。
数据显示,在制度创新方面,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全国率先形成与开放型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模式,2016年新推出106项改革创新成果和93项改革创新案例。
对自贸区来说,要加快制度创新与对外开放步伐,才能提升湾区整体的开放程度。2017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突出制度创新核心任务,对照最高标准,加大投资贸易规则、跨境金融等创新力度,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打造深港基金小镇,全年新引进港企2000家以上、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团队80余个。推进桂湾金融先导区等建设提速,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以上。
在依靠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投资等合作,拓展驻外经贸代表机构服务职能,推进中白物流园、印尼深圳产业园等境外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巴林、斯里兰卡、吉布提、土耳其等国家港口建设运营,加强与沿线节点城市的合作。
4 淡化边界
加快区域交通互联互通
湾区强调高度区域融合,淡化区域间的行政边界,实现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的自由流动,无论是与周边城市的融合,还是对外的开放,交通的互联互通都是基础条件,而这也是深圳长期以来存在的短板。深圳与香港、东莞、惠州,特别是珠江西岸的中山、珠海等城市在交通方面还远未达到一体化的程度。
“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湾区的基础,这方面如无法实现,其余措施也是空谈。正如人们去到旧金山湾区,一般感觉不到旧金山、帕罗奥图、山景城、圣何塞、奥克兰、伯克利之间的行政边界,不同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机会、消费水平、房价等方面的差异很小,十分接近均衡发展的形态。”孙不熟表示。
不过,他表示,随着深圳这几年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珠三角形成了广州和深圳两个交通枢纽,而未来在湾区中也可能形成多个枢纽和中心。深圳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圳将打造航空、铁路、海运3个交通枢纽。
郭万达也表示,深圳在交通枢纽方面已有很大的提升,以前不是枢纽,现在和周边城市连接的轨道交通也都在规划和进行中,在珠江东岸已是一个重要的枢纽和节点城市。
在深圳已经开通的市域轨道交通中,厦深铁路、广深铁路、广深港客专已在深圳交会,打开了深圳向东、向北的战略通道,有效连接东莞、广州、惠州惠阳以及粤东地区。已经动工的赣深客专也将使得深圳与惠州、河源城区构成“半小时交通圈”,打开深圳东北向发展通道。另外,数条城际轨道也已动工或得到支持,穗莞深城际铁路已动工,深惠城际也有望尽早开工建设。
在深圳长期无法联系的珠江西岸方面,深中通道已经开工,将有效打通深圳与珠江西岸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另外,打通珠江东西两岸的铁路大动脉——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也有望今年内开工建设,中山、江门、粤西等珠江西岸广大地区将纳入深圳的经济腹地。
不过,孙不熟提到,珠三角城市群与旧金山湾区相比,仍存明显的行政边界,不同城市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房价等方面差异很大,说明珠三角城市群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格局。
究其原因,交通基础设施连通程度过低首当其冲。在打通深圳与周边城市的“任督二脉”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显然还有不少文章可做。郭万达表示,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深港之间的无缝对接,比如修建港深西部快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珠江东西两岸的连接,“应该再大胆一些,超前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关键在于让轨道交通沿着湾区进行布局”。
来源:南方日报 2017-03-07